免責聲明: 本頁面所展現(xiàn)的信息及其他相關推薦信息,均來源于其對應的用戶,本網(wǎng)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。如涉及作品內(nèi)容、 版權(quán)和其他問題,請及時與本網(wǎng)聯(lián)系,我們將核實后進行刪除,本網(wǎng)站對此聲明具有最終解釋權(quán)。
其他類似問題
- 2021-12-09
- 2021-12-09
- 2021-12-08
- 2021-12-09
- 2021-12-09
- 2021-12-08
- 2021-12-09
- 2021-12-09
- 2021-12-09
- 2021-12-08
匿名用戶
2022-01-17
太和殿,俗稱“金鑾殿”,位于紫禁城南北主軸線的顯要位置,明永樂十八年(1420年)建成,稱奉天殿。嘉靖四十一年(1562年)改稱皇極殿。清順治二年(1645年)改今名。自建成后屢遭焚毀,又多次重建,今天所見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(1695年)重建后的形制。太和殿面闊11間,進深5間,建筑面積2377.00㎡,高26.92m,連同臺基通高35.05m,為紫禁城內(nèi)規(guī)模最大的殿宇。其上為重檐廡殿頂,屋脊兩端安有高3.40m、重約4300kɡ的大吻。檐角安放10個走獸,數(shù)量之多為現(xiàn)存古建筑中所僅見。太和殿的裝飾十分豪華。檐下施以密集的斗栱,室內(nèi)外梁枋上飾以和璽彩畫。門窗上部嵌成菱花格紋,下部浮雕云龍圖案,接榫處安有鐫刻龍紋的鎏金銅葉。殿內(nèi)金磚鋪地,明間設寶座,寶座兩側(cè)排列6根直徑1.00m的瀝粉貼金云龍圖案的巨柱,所貼金箔采用深淺兩種顏色,使圖案突出鮮明。寶座前兩側(cè)有四對陳設:寶象、甪(音錄)端、仙鶴和香亭。寶象象征國家的安定和政權(quán)的鞏固;甪端是傳說中的吉祥動物;仙鶴象征長壽;香亭寓意江山穩(wěn)固。寶座上方天花正中安置形若傘蓋向上隆起的藻井。藻井正中雕有蟠臥的巨龍,龍頭下探,口銜寶珠。太和殿前有寬闊的平臺,稱為丹陛,俗稱月臺。月臺上陳設日晷、嘉量各一,銅龜、銅鶴各一對,銅鼎18座。龜、鶴為長壽的象征。日晷是古代的計時器,嘉量是古代的標準量器,二者都是皇權(quán)的象征。殿下為高8.13m的三層漢白玉石雕基座,周圍環(huán)以欄桿。欄桿下安有排水用的石雕龍頭,每逢雨季,可呈現(xiàn)千龍吐水的奇觀。明清兩朝24個皇帝都在太和殿舉行盛大典禮,如皇帝登極即位、皇帝大婚、冊立皇后、命將出征,此外每年萬壽節(jié)、元旦、冬至三大節(jié),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員的朝賀,并向王公大臣賜宴。清初,還曾在太和殿舉行新進士的殿試,乾隆五十四年(1789年)始,改在保和殿舉行,“傳臚”仍在太和殿舉行。太和殿是紫禁城內(nèi)體量最大、等級最高的建筑物:五脊四坡廡殿頂,黃瓦重檐;梁楣彩畫用的是金龍"和璽彩畫";就連角檐垂脊上仙人身后的小獸數(shù)量也最多,用了十個。殿內(nèi)頂棚全是金龍圖案的井口天花,正中有口銜寶珠的浮雕蟠龍藻井。
匿名用戶
2022-01-17
太和殿,俗稱金鑾殿,是故宮內(nèi)最大宮殿。建筑面積2377平方米,重檐廡殿頂,是殿宇中最高等級,為外朝三大殿中最大的一座。太和殿建在三層重疊的“工”字型須彌座上,由漢白玉雕成,離地8余米,下層臺階21級,中,上層各9級。太和殿始建于公元1406年,經(jīng)歷了三次火災和一次兵燹的毀壞,現(xiàn)在大家看到的是清朝建的。四個屋檐上各有一排動物,原來是釘子,用來固定瓦片用的,后來換成了神話傳說中的動物,據(jù)說可以辟邪,而且數(shù)量越多,表明建筑越重要。太和殿上有9個,9是陽之極數(shù),依次為7、5、3、1,平民百姓家是不允許有這種裝飾的。
匿名用戶
2022-01-17
大家來到故宮博物院必然要游覽的一個景點:暢音閣。暢音閣通過名字大家可能都了解到,這可能是古代皇帝王公貴族們聽戲娛樂的一個地方,那么下面給大家把暢音閣做一個簡單的介紹。暢音閣,是清朝宮廷內(nèi)的演戲樓,全稱叫作故宮寧壽宮,暢音閣大戲樓位于故宮博物院內(nèi)的東側(cè)乾隆皇帝時期開始修建,歷經(jīng)4年暢音閣修建完畢,曾經(jīng)在嘉慶皇帝的時候維修過,在光緒皇帝的時候也維修過?,F(xiàn)在我們看到的暢音閣就是在嘉慶年間后,由嘉慶皇帝修改后的一個樣子,目前暢音閣是整個紫禁城內(nèi)最大的一個唱戲臺與頤和園內(nèi)的德和園大戲樓,還有承德避暑山莊里面的清音閣大戲樓,并稱為清朝三大戲樓。很多人對于暢音閣其實并不是很了解,認為暢音閣只是皇帝看戲的一個地方,其實并不知暢音閣的作用還遠非如此。暢音閣作為清朝三大戲樓之一,雖然主要功能是為了皇宮中的娛樂,但是每逢節(jié)日例如元旦立春,還有王公貴族過生日,都要在暢音閣進行娛樂看戲。